技术优势
TECHNICAL ADVANTAGES
1.国内高压氧舱普遍存在的问题
· 吸氧装备单一
采用二级减压器供氧、用口鼻吸氧,对小儿、重症或面部损伤的病人不适用。
· 吸氧装备吸气阻力过大
二级减压器存在着≯-400MPa的吸气阻力,若要克服则需用口鼻共同协调。小儿和弱智等病人不适用,一般病人若长时间吸氧会感到疲劳。
· 排氧方法不当
最多能将病人呼出的废氧排除60%,余下的废氧仍然滞留在舱内,会导致舱内氧浓度很快增高;需要消耗舱内的环境气体,因此需要不断地向舱内补充气体,以保持舱内压力的稳定;需不断地操作以控制舱内压力、氧浓度及舱内温度等。
· 氧气湿化不当
采用氧气从水中经过的方法进行湿化,而气体湿化则与气温和水源有直接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 静电处理方式不可靠
只注重于连接导体,对无处不在的静电难以彻底消除。静电产生不能被抑制,出路只能依靠释放。疏导技术可彻底将物体产生的静电导出舱外。
· 自动化程度低
治疗过程需要靠人工对氧舱不断地进行操作,需不断地向舱内补气和间断性地进行通风换气。而这些项目的控制单靠人工操作则难以达到规定的标准。
· 舱内气体质量较差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若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病人是在直接呼吸舱内环境中的气体。众多病人集聚于密闭的压力环境,将散发或释放大量的污浊臭气,对病人的负面影响极大。
· 噪音不宜控制
吸氧过程中频繁补气、通风换气,会产生持续性噪音,持续性的噪声会对治疗产生严重的影响。
· 不具备疾病分类治疗条件
高压氧舱面对着“缺氧”、“氧不足”两类疾病,而两类疾病的治疗原则不同,前者以大幅度提高血氧张力为主,而后者则以改善血液循环和提高血氧张力为前提。目前的高压氧舱不具备分类治疗的技术条件和设备条件。
· 高倍氧在人体内存在时间极其短暂
高压氧治疗每日一般只有60-80分钟的治疗时间,高倍氧能在人体内持续性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与人体昼夜呈持续性缺氧的组织需要相差甚远,这对以“氧不足”为主体的疾病较难显疗效。
· 不能克服高张力氧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高张力氧气可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减慢,使血液循环受到抑制,这对高压氧治疗的实质作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2.新颖氧舱 重要的技术特征
· 多种类型的吸排氧装备
一般病人配无阻力吸排氧装备,用头盔或面罩吸氧;小儿配平衡式婴儿氧气透明舱;气管切开及鼻插管病人配套肩式吸排氧装备;全身挂管的病人配单人氧气加压舱、无自主呼吸的病人用助动活门供氧器主动供氧。
· 多功能吸氧装备
具备头盔、面罩选择使用功能,能消除吸气和呼气阻力,以人体呼吸量的大小全自动控制和调节供氧量和呼气量。
· 科技型排氧装备
人均一套,自动将病人呼出的气体排到舱外,使用过程中不消耗压缩气体,能始终保持舱内环境压力和环境氧浓度不发生变化。
· 平衡薄膜型吸排氧头盔
能以呼吸道完全隔离的方式进行吸氧,并将头盔内的多余氧气排到舱外,有利于避免病人之间呼吸道气体的交叉吸入。
· 多种呼吸气体选择
向舱内提供纯O2、CO2-O2和压缩空气三种气体供病人选择使用;能在改善血液循环的基础上提高血氧含量,能确保在不需摘下面具即可间歇性进行氧气、空气转换使用。
· 杜绝安全隐患
抑制环境氧浓度、消除舱内电源、静电疏导等系统技术,能在不必依赖人工操舱与管理的前提下永久性消除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 纯氧饱和医疗装置
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血氧张力的双重作用机制,解除人体组织中的氧不足;通过适当比例(1%-5%)的CO2气体抑制纯氧对人体血液循环功能的影响;既可独立应用于临床,也可辅助于高压氧舱。
· 平衡式婴儿氧气透明舱
具备供小儿呼吸1-3ATA氧分压的治疗条件、能随时打开舱盖对小儿进行照顾;能自动供氧、自动平衡内外压力及自动将多余的压力排到舱外。既可对多人空气加压舱内进行高压氧治疗,又可在常压下进行高分压氧治疗。
· 以温度为基础进行氧气湿化
以温度为前提,以雾化加湿为基础,自动将氧气湿度控制在需要的水平。
· 多功能连接器
具有临时增加治疗定员、负压吸痰、排尿及连接平衡式婴儿氧气透明舱等综合功能。
· 消除环境噪音
现代吸排氧装备无呼吸气流噪声;吸氧治疗过程不需通风换气不消耗压缩气体而没有进排噪声;空调磁力引动装备,没有轴承而没有运行摩擦。